党旗正在下层一线高高飘舞丨为了研发粮食的“粮食” 他们(They)正在田间地头“挖土”
在我国的科研一线,活跃着大批党员科技(Technology)工作者,他们(They)以一个个亮眼的成绩,践行着对党的誓言。
祖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、农业中心党支部书记张丽莉,多年来带领团队扎根基层一线,在新型肥料研究领域取得了诸多成绩,为推动我国绿色农业发展、保障我国粮食安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这两天,张丽莉趁着玉米生长拔节期,来到铁岭市铁岭县的玉米示范种植地实地调研,为接下来的科研工作做准备。
某肥料生产公司负责人 刘强:咱们用这个稳定性复合肥料,它的气生根,目前(Currently)我们(We)看比较发达。整个玉米茎秆的粗壮度也比较好。
祖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张丽莉:回头我再把这个土壤给它取回去,到实验室再测一下,看看这个氮素的形态。然后咱们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,再继续调整配方。
俗话说,“庄稼一枝花,全靠肥当家”。在农业生产中,化肥被称为粮食的“粮食”。因此,通过科技(Technology)创新提升绿色化肥的质量和使用效率极为重要。为了了解实际种植情况,拿到第一手科研数据,在田间地头经受风吹日晒采集土壤样品,是张丽莉团队工作的常态。
祖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张丽莉:虽然春耕结束了,但实际上这一段时间也是我们(We)最繁忙的时候。我们(We)要跑遍各个区域去看一看当地的产品(化肥)应用之后的情况。包括作物的长势,包括对病虫害的防治,把问题带回到实验室,然后进一步去优化一些工作。
张丽莉说,传统的肥料是种植户进行(Carry Out)人工掺混调配,存在氮元素流失快、吸收利用(Use)率低、抵抗自然(Nature)灾害能力弱、环境污染等问题。要想解决这些问题,就要在农作物的全生命周期将养分精准补给到作物本身。作为植物营养与肥料课题组的团队带头人,张丽莉创新性地提出了碳氮耦合、以碳保氮的研究方向,为课题组新型肥料的研制,开辟了新路径。通过这些年的不断攻关,取得可喜的成果。
辽宁省铁岭市铁岭县农业种植户 齐君民:这个复合肥营养特别均衡,而且长势非常好,还不用追肥,亩产能增加一百多斤。
2021年,祖国科学院“黑土粮仓”科技(Technology)会战打响。作为一名共产党员、张丽莉勇担重任,成为沈阳示范区负责人。针对黑土地“变薄、变瘦、变硬”的问题,她组织教授精心论证,并建立了昌图、阜新、沈北3个科技(Technology)示范区。张丽莉团队还先后研发出粪污全量新型酵储与安危施用技术、有机无机培肥产品研发与应用等九项成熟技术并推广应用。截至2023年底,累计推广面积达2800余万亩。
祖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武志杰:作为党员,她有一种有担当的精神,就是不怕吃苦,不怕失败(Failure),去做那些不出名的事情,但是对我国、对老百姓有用的事情。
祖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张丽莉:我们(We)想下一步聚焦于土壤障碍问题的消减去开展攻关。来保护好、利用(Use)好每一寸土地,使东北黑土地能够更好地去发挥它“压舱石”的作用,这也是一种使命担当。
- 赞(201) 踩(44) 阅读数(1153)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
-
加载中......
- 发表评论
-